核酸檢測“十宜”“八不宜”,,你知道嗎?
隨著新冠病毒持續(xù)變異,,國內外疫情形勢日益嚴峻,,目前,核酸檢測已成為一個高頻詞,,深入人心,。一份核酸檢測報告不僅能讓人安心,更是疫情常態(tài)化防控的重要手段,,有利于落實“早預防,、早發(fā)現(xiàn)、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防控措施。
那么,,哪些情況需要主動進行核酸檢測,?哪些情況又不適合馬上開展核酸檢測呢?
“十宜”:十種情況下需主動做核酸檢測
一,、近28天內有境外及港臺旅居史的人員,;
二、近14天內有全國中高風險地區(qū),、封控區(qū),、管控區(qū)旅居史的人員,;
三、與目前我國已報告感染者公布的行程一致或有時空重疊的人員,;
四,、發(fā)現(xiàn)健康碼異常(變?yōu)椤凹t碼”或“黃碼”)的人員,行程碼帶“*”的人員,;
五,、對于近14天有本土病例報告省份旅居史的人員;
六,、2022年3月15日自外省入湘的人員,;
七、高中風險職業(yè)崗位人員,;
八,、近期自身及家人在自我健康監(jiān)測過程中出現(xiàn)發(fā)熱、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等可疑的人員,;
九,、醫(yī)療機構發(fā)熱門診的患者,以及新入院的病人,;
十,、近期舉辦或參加人數(shù)多、人群密集的聚餐,、聚會,、會議、培訓等各種聚集性大型活動的人員,。
“八不宜”:八種情況下暫時不適合做核酸檢測
目前而言,,核酸檢測并無絕對的禁忌人群,但如下情況可能會影響檢測準確性,,建議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核酸檢測,。
一、離開新冠疫苗接種場所48小時以內的受種者和陪同者,;
二,、離開疫苗生產場所48小時以內的工作人員;
三,、釆樣前30分鐘,,有吸煙、喝酒,、嚼口香糖等人員,;
四,、采樣前2小時內,進食太飽的人員,;
五,、核酸檢測前有口服抗病毒和抗感染的藥物人員;
六,、對于口鼻咽部有病癥的人員,,如出血、水腫等,;
七,、進行核酸檢測時出現(xiàn)惡心嘔吐的人,應暫緩做核酸檢測,,需等檢測者緩解后再予以進行,;
八、若采集鼻拭子,,有鼻中隔彎曲及鼻腔手術史(包括隆鼻手術)的人群,,應在檢測前告知采集人員,防止檢測時出現(xiàn)其他問題,。(文/李世康)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