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人獸共患病
人獸共患病(zoonosis)主要由細菌、病毒和寄生蟲這三大病原生物引起,,有記載的人獸共患病約200種,。我們將在人與脊椎動物之間自然傳播的寄生蟲病和寄生蟲感染稱為人獸共患寄生蟲病。其中重要的細菌性(含衣原體,、立克次體和真菌)有50余種,,病毒性有50余種,寄生蟲性(含原蟲類,、吸蟲類,、線蟲類和絳蟲類等)60余種,這些疾病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和農牧業(yè)發(fā)展,。
人豬重癥鏈球菌感染
鏈球菌為圓形球菌,,呈單個,、成對或數(shù)個排列的短鏈,,也可排列成串珠狀長鏈,。一般無鞭毛,不運動(D群某些菌株除外),,不形成芽胞,。有的菌株在病料中或含血清的培養(yǎng)基內能形成菌膜。革蘭氏染色一般為陽性,,老齡培養(yǎng)物則多為陰性,。致病鏈球菌在含血清和鮮血的培養(yǎng)基上生長良好。一般常用鮮血瓊脂培養(yǎng)觀察溶血現(xiàn)象,。本菌為兼性厭氧,,但在無氧時溶血明顯。培養(yǎng)最適溫度為37℃,。菌落細小,,直徑1-2毫米,透明,,發(fā)亮,,光滑,圓形,,邊緣整齊,。致病性鏈球菌多屬于溶血性鏈球菌(β群)。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亞型中的一些毒株如H5N1,、H7N7等引起的人類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近年來H5N1型禽流感病毒在全球蔓延,不斷引起人類發(fā)病,,并且推測這一病毒可能通過基因重配或突變演變?yōu)槟芤鹑祟惲鞲写罅餍械牟《?,因此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我國《傳染病防治法》將其列為乙類傳染病,,但實行甲類管理,,即一旦發(fā)生疫情,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相關鏈接: